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387章 儿童紫癜,犀牛角三十克(月票加更
第1387章 儿童紫癜,犀牛角三十克(月票加更)
定振丸是明代中医王肯堂发明的。
记载在他所著的《证治准绳》一书里,是治疗颤振的专方。
这个方剂由天麻、秦艽、全蝎、细辛、熟地黄、生地黄、当归、川芎、芍药、防风、荆芥、白术、黄芪、威灵仙等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血、祛风定振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老人颤振,由于气血两虚,风气外袭所致者。
方言根据宋先生的情况,准备去除里面的细辛,防风,荆芥,白术,加广地龙,蜈蚣等虫类药,同时再加大黄芪用量补益气血,这样配合虫类药不仅仅是能活血化瘀,还有熄风通络的作用,就像是叶天士说的那样:“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议疏通逐邪。”
而且根据朱老的经验记录,这种情况虫类药必须用焙研为细沫的方法吞服,要是拿去煎了效果就不太行了。
他顿了顿,又在处方上标注剂量:
“当归10g,川芎10g,生熟地黄各15g,赤白芍各10g,炙黄芪50g,天麻10,秦艽10g,威灵仙15g,广地龙10g,全蝎5g(焙研吞服)蜈蚣两条(焙研吞服)”
方言开方子的时候,宋先生的儿子也过来看方言写的药方,等方言写到最后两样的时候,他皱起眉头来。
等到方言写完后,他才问道:
“这个全蝎和蜈蚣,是字面意思上的那种毒虫吗?”
方言点点头说道:
“是的。”
听到这里,宋先生的儿子紧张的问道:
“方大夫,这俩都是毒虫啊!全蝎尾巴能蛰人,蜈蚣还能咬人,这吃进肚子里,会不会出事啊?我爸年纪大了,身子本来就弱,要是再中毒……”
同样紧张的还有宋先生,他听到要给他吃虫,已经开始阿巴阿巴的想要说点啥了。
方言对着他们解释道:
“放心,中医里用的这些,都是处理好的全蝎和蜈蚣,全蝎已经去掉了毒腺,蜈蚣也去了头足,再经过文火焙干,毒性早就大大减弱了,就像咱们吃螃蟹要去鳃、吃虾要去虾线一样,都是去毒留效的处理方法。”
“中医用虫类药治病,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神农本草经》里就记载全蝎能‘熄风止痉’,蜈蚣能‘通络止痛’,只要剂量控制好、处理得当,不仅安全,效果还比普通草木药好。宋先生这颤证时间这么久了,普通药渗透不到深层经络,就得靠这俩‘通络高手’,把瘀堵的经络通开,手抖、僵硬才能缓解。”
“我之前治疗的一些病人,用了全蝎、蜈蚣,的剂量比宋先生这个还要大的多,也没出现任何不适。而且药房的师傅都是老行家,处理虫类药有几十年经验,绝对不会出问题。”
“况且这个药也不是让病人直接嚼,是碾碎成粉末,到时候一口吞了,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的。”
宋先生在一旁听着,慢慢开口:“我……我信方大夫,吃……吃吧,只要能好。”
宋先生儿子见父亲都同意了,也松了口气:“行,那我们就按方大夫说的来,麻烦您跟药房再叮嘱下,一定处理干净。”
方言知道,这是有钱能难过自己心里的关卡。
他点点头表示:
“这个自然,我们都是有标准的。”
听到方言说完后,宋先生也点点头,虽然虫药对他来说有些超过认知,但是现在更重要的是恢复正常,现在也没其他办法,就算是心里这关过不去,也只能硬着头皮往下吞了。
就当是旅游品尝当地美食了……
接着方言就让他们去办理入院,同时让医护人员去药房那边煎药。
方言随后补全好了医案后,就把下一个病人叫了进来。
最后一个病人是个小朋友,大概十岁出头的小男孩儿。
他进来的时候,鼻子里还塞着一团被血打湿的纸,脸上有些肿,就像是挨了打似的,不过方言一眼就认出来,这个应该是服用激素后导致的满月脸。
他父亲和方言在上次的接待宴会上见过,这个人姓顾,是在几个国家做餐饮生意的。
方言对着孩子问道:
“小朋友是哪里不舒服啊?”
小朋友看了看自己父母,然后指了指自己的手和腿,说道:
“脚上手上紫了。”
方言放下笔站起身,来到孩子面前。
撩开孩子的袖子和裤腿查看,果然发现了紫癜,而且还不少。
紫癜是皮肤或黏膜上出现的、按压后不褪色的紫红色或暗红色斑点斑块,本质是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的出血点。
方言看向他父亲,询问到:
“什么时候出现的?”
“去年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当时是家里保姆给他穿衣服的时候发现的,最开始只是小腿上有米粒大小的淤血点,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小腿,最开始是鲜红色的,后来变成紫红色,不痛不痒的,我们带到医院去,医生给他打了一针青霉素,三天后就好了。”
“后来连续两个月时间都没有任何的异常,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又出现了,最开始还是原来的小腿,后来脚踝,大腿,我们当时带去打针后,也还没好转,一直蔓延到了全身,最后医生要求我们必须住院输液,我们也同意了,结果输液后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还从小米粒变成的一块块的,越来越严重,然后我们赶紧转院去了当地最好的医院,那边医生评估后就用了激素开始治疗,那会儿情况才开始好转,治疗了几个月时间,身上的那些出血的地方消失了,但是手臂上一直都在反反复复的。”
“而且现在孩子不光是脸肿了,背也肿了,鼻子也经常流血,您瞧瞧这今天一大早的还在流鼻血。”
“后来我们听到了您的事迹,就打算回来试试,看看中医能不能治这个病。”
方言点点头,对着他们问道:
“你们都用什么激素治疗?现在还在用吗?”
“在用,您瞧就是这个,每天用300mg才能控制住。”这时候孩子母亲拿出一个盒子递给方言并说道。
方言一看,是强的松片。
方言接过强的松药盒,指尖捏着药片包装,眉头微微皱起——强的松是常用的皮质激素,每日 300mg的剂量对十岁孩子来说不算低,长期用下来,满月脸、背部水肿这些副作用很典型,还会导致鼻黏膜脆弱、容易流鼻血。
他把药盒还给孩子母亲,蹲下身,轻轻掀起小男孩的袖口,仔细查看手臂上反复的紫癜,颜色呈暗红色,分布在手腕至手肘的位置,大小不一,按压后确实不褪色,和之前描述的“小腿米粒状瘀点”不同,现在的瘀斑更偏向“瘀滞较重”的类型。
“孩子除了流鼻血、身上有紫癜,平时吃饭、上厕所怎么样?会不会喊肚子痛、关节痛?”方言一边观察,一边追问关键症状,过敏性紫癜常累及消化道和关节,这些细节对辨证很重要。
孩子父亲赶紧回答:“吃饭还行,不挑食,但大便有时候干;肚子痛倒是没喊过,就是偶尔会说膝盖酸,不敢使劲跑;晚上睡觉也安稳,就是早上起来容易流鼻血,有时候半夜也会流,得用凉水拍额头才能止住。”
方言点点头,又让小男孩伸出舌头。
小男孩倒是听话,吐出舌头来给方言看。
方言发现舌苔薄白,舌尖偏红,这是“血热瘀滞”的典型舌象。
他再轻轻握住孩子的手腕,感受脉象。
左右手都摸完后了,确认是脉细数。
细主虚、数主热,印证了“阴虚血热、脉络瘀滞”的病机。
“方大夫,怎么样?”孩子父亲顾先生对着方言问道。
“孩子这情况,在中医里叫‘紫斑’”方言站起身,跟孩子父母解释。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去年七月份第一次发作,用青霉素就好,说明当时是‘风热伤络’,邪气比较浅;后来反复加重,加上长期用激素,西医的激素在我们中医里属‘纯阳之品’,纯阳就会耗伤孩子的阴血,接着就会导致‘阴虚生内热’,内热迫血妄行,就会反复出现紫癜、流鼻血;满月脸、背肿,也是激素导致‘水湿停滞’的表现。”
孩子父母听得一知半解的,倒是孩子露出一副饶有兴趣的模样,这孩子到现在一直表现的挺淡定,好像生病的人不是他似的。
方言看了看孩子,笑了笑,拿起笔在医案上记录,同时继续说道:“当前病机:阴虚血热、脉络瘀滞,兼有水湿停滞。治疗思路: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通络祛湿,同时兼顾激素减量后的调理,避免病情反复。”
孩子母亲听到“激素减量”,眼神一亮又有些担心:
“方大夫,那激素能慢慢停吗?我们也怕长期用对孩子不好,可又怕一停就复发……”
“可以慢慢减,但不能急。”方言说道。
其实一般情况,方言是建议直接停药的,但是他这个不是一般情况,300mg直接停药很可能要出问题的。
方言继续说道:
“得先用药把孩子体内的‘内热’和‘瘀滞’清掉,让身体能适应激素减量后的状态,再一点点往下调剂量。现在每天300mg,等中药起效后,咱们先试着减到250mg,观察再继续减,循序渐进。”
孩子父亲赶紧追问:
“那中药大概多久能起效啊?我们也不想孩子一直肿着脸、流鼻血。”
“这个看体质了,他这个情况比较久,用药量有和成人不一样,得试着来才行。”方言解释道。
顾先生点了点头,他听懂了方言这话了。
方言顿了顿,继续说道:
“主要先凉血解毒。要是两天后,手臂上的紫癜没新增、流鼻血次数减少,就说明有效果,到时候再调整方子。”
顾先生点点头,算是同意了方言的安排,主要是现在也没辙了,方言说怎么治那就怎么治吧。
再吃那个激素药,他都担心自己的儿子能不能扛得住。
方言这时候已经开始写起了方子来。
大生地黄60g,茜草根15g,土大黄30g,乌蔹莓30g,赤芍18g,绵茵陈15g,生甘草9g,桔梗炭6g,制茅术9g,炙绵芪12g,绿升麻6g,犀牛角30g。
说实话这个方子里的好多药,方言平日里都是不怎么会用的,光是犀牛角三十克就够普通家庭的人喝一壶了。
而且现在这玩意儿还不是想买就有的,也就是协和上次的大马商会的李会长,因为他老婆逆经流鼻血捐了一些,要不然这会儿方言还得找人去调货。
另外乌蔹莓这种东西,也在儿科里面用的比较多,它适合儿童,因为儿童脾胃娇嫩,不耐苦寒药,这个药能针对“紫癜的血热毒邪”,又不会损伤脾胃。
最后桔梗炭用的也比较少,这个是桔梗经过“炒炭”炮制而成。
中医认为“炭可止血”,且桔梗能“引药上行”针对孩子“鼻黏膜出血”,桔梗炭能引导方中其他凉血药作用于上焦,精准止血,避免其他止血药“作用分散”。
写好了过后,方言就招呼他们说道:
“行了,你们去办理入院,药大概半个小时的样子就会到。”
顾先生听到后赶紧对着方言感谢,然后在护士带领下带着妻儿离开了这里。
方言这边写好了医案,然后拿着药方就出门了。
先来到隔壁,看到师父陆东华还在给人看病,他只是打了个招呼,说自己这边门诊完事。
师父陆东华这边让他只管去就行了。
方言点头然后就去照例打电话给院长汇报。
这边汇报完毕,方言就去中药房把最后一个方子给了他们。
接着方言就去招待所去找沈占尧和马兴华了,这会儿带着他们一去去看看张福正好合适。
另外方言还得看看汪真林,他还在住院部呢,还不知道他有没有搞出什么事来。
其实方言还挺想这老小子搞点事儿出来的,就怕他阴着不动手。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四万三千字。
四千字大章加更更新完毕。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