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490章 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0章 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翟达的办公室门被推开,走进一个高挑靚丽女生,一双长腿很是吸晴:“会长,关於上次您交代的工作...方便么?”
    翟达笑了笑:“刚好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小飞侠”周墨,半导体和通信方向,这位是『风信子”杨天天,专攻化学方向,你们之前没见过,但以后会是同事。”
    也就是翟达自己带领的技术攻坚组。
    杨天天倒是洒脱大方,四张沙发,单独坐拿腔捏调,挨著会长坐怕不合適。
    於是直接和周墨坐在了一侧,面对翟达。
    虽然隔著半米距离,但依旧搞得周墨有些侷促,若有若无的香味直往鼻翼里飘。
    杨天天是那种各方面都很能打的女生,身高172左右,体態青春窈窕,顏值+衣品均在线,而且沪上优渥家庭出来的孩子,自信而精致。
    別紧张,紧张是正常的。
    翟达心里暗笑,挪输道:“你好岁和人打个招呼,头都不扭一下多不礼貌。”
    周墨僵硬的乾咳一声,脑子里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从一旁拿了瓶“六个核桃”递了过去:
    “坚果茶...请!”
    杨天天看向翟达,眨巴了一下眼晴,似乎在说:这也是『π』的成员?
    孜然羊肉派么?
    杨天天不露声色的接过“六个核桃”,礼貌的笑了笑,並未打开。
    翟达看两人有趣,但没再说话,让他们以后自己熟悉去吧。
    杨天天匯报了一些日常进展,內容大多是“碳化硅衬底生成”的,周墨心知这就是以后自己的工作內容了,听的很认真。
    但不咋听得懂...毕竟半路来的,有些脑子没转过弯。
    翟达想了想道:“要不直接实地看吧,刚好带周墨了解一下我们的进展。”
    而后就带著二人,一路朝楼下走去。
    结果刚出门,遇见了款款而来的韩琪,作为吴越的秘书,其实从吴越d区办公室过来就几十米。
    所以有些时候,他们有点两人共用一个秘书的意思。
    “翟总.出去么?”
    “什么事?”
    韩琪奉上一咨文件:“这个是目前市面上,正在寻求投资的电影、电视剧项目,剔除掉一些明显不靠谱的外,按您的要求整理为了表格,吴总说交给您过目。”
    翟达心道原来是这个东西。
    结果看了一眼,果然有好多熟悉的名字,甚至还有些眼前一亮的。
    “先帮我放办公桌上吧,我回来再处理。”
    周墨对韩琪也不陌生,这位是π最初的联络员和酒保:“韩姐好,好久不见。”
    韩琪掩嘴笑道:“熟面孔越来越多了,真好。”
    三人一路朝下走去。
    研究院有著和地面面积一致的“负一”、“负二”,以及面积小一些的“负三”。
    其中,负一是食堂和休閒区的聚集地,负二大部分是停车场,在民防要求下也是“预备役避难所”,负三尚未启用,是预留给未来可能存在的“特殊研究”。
    比如辐射呀、生物污染呀、保密任务呀一类的。
    我这么大的总部...城中之城,地下藏著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很合理吧?
    不过作为办公总部,显然不需要如“商业综合统体”那样需要那么大的停车场和食堂区域,所以负一负二也有一些实验室。
    今日翟达带他们来的,就是负一的某间,规格是“组装实验间”,专门用於一些设备开发。
    翟达在门禁前刷了卡,颇有科技感的自动门缓缓打开,口中对身后道:“衬底生成项目组中,
    π成员包括我们三加上葛巧巧,以及研究数十名技术骨干,一些工作已经展开了。”
    “工艺很复杂,但工艺的基础是设备,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有了积累,”
    “作为功率模块的上游,部分设备可以共用,『高温粉末反应炉”和『pvt晶体生长炉”將是项目攻克的核心.::”
    穿上了无尘服,男女更衣间里各自走出,三人再度匯合。
    一连串消毒出尘工作,对於从未在“机核半导体”工作过的周墨有些陌生,不过有样学样倒也没出差错。
    很快,他就看到了这处实验室的真正內容。
    一台组装进度一半左右的大型设备。
    翟达介绍道:“高温反应炉在另外的地方,那边主要是葛巧巧负责,这台是pvt..:”
    “pvt技术应用很广泛,歷史悠久,不过针对不同物质需要一些调整,以前我们还得买个原型机回来,这次有基础了可以从零开始..:”
    简单比喻一下衬底生成,就是將纯度大於99.9995%的碳粉和硅粉混合,在20000°下化学反应生成“碳化硅颗粒”。(依託高温反应炉)
    然后再换个设备,將“碳化硅颗粒”加热至2300c°使其气化升华,通过高低温分区,使其均匀的凝结在指定位置上,物理原理和“冷凝水”类似,只不过是固体。
    这一过程就叫“物理气相传输法(pvt)”,速度很慢,一天只能成长3mm。
    pvt得到的是一块圆柱形的“晶锭”,要用金刚石线切割成1毫米以下的薄片,再反覆打磨、打磨再打磨...就是他们平时用的“衬底”了。
    之所以慢成这个逼样子,是因为碳化硅在常规条件下没有液態,只能用升华气態再凝固的笨办法,而硅基晶片同环节中有液態,可以做“熔融拉晶”,效率是碳化硅的数百倍。
    目前来说,翟达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虽然理论上碳化硅在10gpa,也就是一万倍大气压下可以液化,但那又会涉及到如何精准控制確保均匀的问题。
    產业技术永远不是单纯的物理参数,那样的特殊设备造出来,也没有量產的能力与意义。
    当下產业界的规划方向里,也有一些新点子,比如ymus超声喷涂技术、液相法(lpe),或者乾脆找一些催化剂进行化学沉积(cvd).::
    但產业技术不是单纯物理参数的同时,也不会是单纯的研究室行为。
    费许多时间去硬钻牛角尖,反而可能导致市场变化、失去领先地位。
    现阶段,英飞凌和研究院不清不楚的关係,让翟达很有危机意识。
    他丝毫不怀疑,只要白宫开始吟唱了,英飞凌立刻就会半推半就,弃明投暗。
    咱做事啊,要分得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比如,要先解决对手“死不死”的问题。
    確认死了,坟头蹦迪再整活为时不晚。
    超声喷涂也好,液相法也好,以后都会有的。
    所以他还是老思路:大的,就是好的!
    如同超大腔体cvd一样,他的还是寄希望於强大的“系统工程全局化能力”,朝多腔体並行生长的方向走,能效大概能提升3-5倍,加之国內的產业链优势,本就比德国廉价,整体提升依旧显著。
    周墨蹲下从各个角度往里看,出言道:“感觉进度已经很高了,会长真厉害。”
    翟达:“不光是我的功劳,研究院和『机核半导体”的数十名工程师都有参与,只是今天国庆后第一天上班,还没准备好罢了。”
    他將两队人分成了ab两组,並非天天在这猫著,而是根据他布置的任务,去进行实验、模擬、
    甚至部件加工採购。
    毕竟对其他人来说,弄不明白的事情在这熬一晚上也还是弄不明白,要和其他部分联动起来。
    有趣的是,不论a组还是b组,隔几天回来一趟,就会“臥槽”一句,心道:另外一组这么猛么!进度这么快!
    然后回去就开始虚空索敌,卯足马力开卷。
    a组这是人啊,这么牛逼!我们b组也不能拖后腿啊,
    b组这么牛逼!我们a组得加把劲。
    但实际上,这一切都是翟达半夜偷偷开掛导致的,別人眼中翟总只是晚走了几个小时,却不知对翟达来说,已经多了近一周的工作量。
    白天大家一起“开工”,晚上老板来“开掛”,这就是进度为何快的原因。
    翟达摸了摸下巴,却只摸到了无尘服的塑料,样子看上去有些幽默:“不可否认...这玩意儿比外延cvd要复杂,尤其是多腔体並行的情况下...红外列阵控温系统压力巨大..:”
    在翟达看来,设备攻克难度没有很高,难点在於將各个流程统一起来,並且应用於实际生產。
    就像之前机核半导体,几个设备攻克的很快,但建厂投產了小半年时间。
    不过这次...研究院有著更强的班底、更多的经验。
    自己的掛力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哎...保守估计...至少还要两个月时间,难啊..:”
    周墨:您要不要听听您在说什么!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