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532章 翟达:即將参与真理探索工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2章 翟达:即將参与真理探索工作
    秘书“小林同学”带来的改变,融入在了日常中,配合也渐渐有了默契。
    她没有改变翟达工作的步调和方向,最多只改变了效率。
    翟达反而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在工作中。
    今年对研究院来说,將会是收穫的一年。
    发布会对全球宣告的各个项目,正在以飞快的速度斩获名为“发展”的果实。
    常理上来说,研究院应该將注意力逐渐转移到“变现”上。
    这也是许多技术起家公司的常规路径:因技术领先而一炮成名,之后逐渐转移精力摄取营收。
    毕竟开公司嘛,不就图个钱?
    摄取“营收”同样需要大量投入精力。
    销售、渠道、营销都得搞,在日积月累中,难免比重增加,使得整个企业的风格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那些处於领先地位的公司。
    甚至开始金融化,沉迷股价增长不可自拔,毕竟市场玩出来,也比不上股市一个涨停板,至少对老板和投资人来说是这样的,资金套出来一点,比卖东西强多了!
    技术研发渐渐成了“小部分內容”,优势一点点丧失。
    隨便点名几个知名企业,就会发现类似的剧本在一遍遍上演。
    诺基亚同学麻烦站起来,说的就是你。
    苹果...苹果同学暂时不用站,毕竟老乔还没走。
    联翔!你跪著听。
    这时候研究院的“纯粹性”理念,就发挥了价值,在翟达的有意干预下,“商业属性”偏多的部分,都被儘可能的剥离了。
    举个例子:无人机已经在发售前夕了,但核心团队並没有太过关註销售问题,反而已经投入了下一代机型的研发中。
    销售工作由“乌托邦集团”成立了一个专项分公司,来承担与各个渠道的对接、拓展。
    在沪上和京北,將会有两家线下体验店,目前已经在装修。
    在官网上,有直销系统,在淘宝等电商平台也有官方店铺。
    甚至客服团队也在东阳县城区预备了一栋写字楼,根据工作量逐渐填充。
    乌托邦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不盈利,只是保证收支平衡,顺便养活一大帮新员工,给本地创造更多岗位,但未来会有它许多盈利的机会。
    研究院和乌托邦,担任著“源头”与“承载”的关係。
    没有企业可以只考虑研发,不考虑商业。
    除非老板有两家公司.::
    类似的例子也將会在其他板块出现,比如“鸿图0s团队”也会逐渐剥离客服工作。
    只有那些btob业务,因为需要专业性而自己处理。
    而今天,研究院就来了这么一个特殊的顾客。
    3月3日,东阳的气温已经恢復到了零上,不过体感依旧清冷。
    自然庭院內,被大家喜爱的“俞小白”开始抽出新的枝条,金黄的树冠渐渐染上了一些嫩绿。
    一行特殊的顾客,乘坐最早一班的航班抵达,上午10点时,已经来到了蔚蓝之眼。
    为首一人是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个子不高,但身形笔直,抬头看向巍峨宝蓝色外墙:“来东阳后.:.有没有一神清气爽的感觉?”
    后方一个青年道:“您还真別说...可能是东阳的空气品质好吧,比京北强多了,我们走的时候还有霾。”
    中年人笑道:“一路车窗都没开过,和空气品质有啥关係,估计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吧...不过这么大的建筑,研究院的保密工作恐怕会很繁重啊..:”
    队伍里有一个半禿强者,一看就是很有实力的研究人员或医生,出言道“研究院虽然掌握许多尖端產业技术,不过都是常规商业领域,在大量专利的保护下,其实保密要求可能並不高。”
    中年人点点头:“不过我们来了...以后就未必...希望没给人家添太多麻烦...”
    这支奇怪的队伍齐齐朝內走去。
    没有任何“迎接活动”,只有前台处,一个高挑年轻姑娘在等候。
    林舒遥小跑上前:“聂荣聂总对么,请跟我来,翟总已经在会议室了。”
    中年人笑著点点头:“你好,辛苦了。”
    一行人被带著向上,路过了每个区域时都有点东张西望,大概是惊讶於內部比外部还漂亮。
    最后在a栋的会议室里,见到此间主人翟达,一起等待的还包括唐晓峰、孙婷等半导体板块核心成员。
    两边握了握手握手道:“翟总,初次见面。”
    翟达笑道:“初次见面,聂总请坐。”
    聂荣隨行人员里,有人下意识看向墙角的摄像头,上面贴了一张a4纸,遮挡了镜头。
    翟达主动解释道:“之前电话沟通过,这里的摄像头我已经停了,不过还是贴了张纸,这样各位也更放心一些。”
    聂荣赶紧摆摆手:“感谢翟总理解,不知道在座的是否都是『与会人员”?”
    说著,目光很明显的看向林舒遥。
    意思是这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內容么?
    林舒遥想起对方的来路,心里暗嘆一声,主动起身道:“翟总,那我先...”
    翟达却將她按回了座位上:“这是我的秘书,会一起参会。”
    小林同学感觉腰杆邦邦硬。
    “那么.:.方便的话由我们先做点准备工作?”
    “请。”
    翟达还以为是要搞个ppt投影啥的,结果隨行人员有人提了个金属箱子放在会议桌上,打开后里面是某种厚重的电子器械,被集成在箱子里。
    翟达稍稍瞄了一眼,应该是某种信號干扰仪。
    旋钮似乎是调节强度范围的,按下开关后,也不见有什么声响,但会议室內的手机已经失去了信號。
    林舒遥眼皮子跳了跳,心说我才上班一个星期...这么大场面么?
    之后也没有ppt投影,而是有人奉上了一些资料,翟达拿起看了看,是一份技术需求。
    碳化硅半导体模块的需求。
    简单来说,碳化硅模块虽然有著同样的物理性质和工艺,但根据不同的要求也能有变化,最典型的就是碳化硅晶片的厚度。
    厚度越大,能承载的电压越高,越能胜任一些极限工况。
    眼前这份技术需求,部分核心指標已经远超他们的常规標准件了。
    但.:.翟达表示:依旧小意思在攻克碳化硅技术的这么长时间里,“机核半导体”也不是只管生產,由孙婷、唐晓峰带领,
    无论是成本还是良品率、极限参数,都有了不俗的进步。
    尤其是全產业链自主可控的情况下,对设备性能和工艺流程有绝对的掌控权,调整起来並不麻烦。
    翟达看向孙婷和唐晓峰,两人都给了他肯定的眼神。
    孙婷甚至俏皮的比了个“ok”,这位机核半导体cfo说道:“聂总,我看这里面要求开关频率25万次每秒,有具体用途么?我们好针对性適配。”
    翟达轻咳一声,心说这不显然的么。
    有,但不能给我们...
    孙婷只能的嘟了嘟嘴。
    聂荣立刻打圆场:“翟总、孙总,我们的工作是挺討人嫌的,出去和人谈事总是藏著掖著..:
    不过这也是为了保护企业自身。”
    这位来歷特殊的顾客说道:“往小的说,与我们有业务往来,会导致贵司遭遇更多刺探,往大的说..:.如果是战时,兵器装备的供应链也可能是目標之一。”
    “这也是为何军工很少依赖民用生產力,在管理制度、抗风险能力、任务属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有时尖端技术也確实需要民营企业支持..:”
    是的,这伙人是代表军工体系来採购的,
    其实不用聂荣介绍,这里坐著的人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小林先不算人)。
    在已知聂荣等人来歷的情况下,不难猜,
    虽然碳化硅一旦上升到电机部分,应用部分可以包括大部分领域,但若只是模块,参数还这么极致.:
    无疑就是雷达了。
    战斗机、预警机、战舰、地面站的雷达。
    虽然t/r模块主要採用的是氮化家,但在散热、电气系统管理方面,碳化硅依旧是强劲性能的关键来源。
    有人说现代战爭就是一场“射程大战”,我能干你,你干不到我,贏家通吃,败者食尘。
    就比如空战。
    6:0是常规情况,別说巴拉特了,巴啦啦小魔仙来了也没用,打不到、看不到,一切归零。
    旧时代那种狗斗空战,早已一去不復返。
    没有战机能逃脱最先进的飞弹,所以在被先发现並瞄准的瞬间,飞行员唯一能做的就是弹射抢救一下自己。
    喊一声“苦也!”
    有句话叫真理只在大炮射程內...那现在雷达就是所有重武器的“射程”来源。
    所以射程越大。
    真理越屌。
    作为技术人员,翟达很荣幸能参与到“真理探索”的活动中。
    碳化硅作为第三代半导体,在有源相控阵雷达领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
    更大的电气功率意味著更远的“视野”,而在同效能设备中体积都可以缩小近一半,一来二去,提升一两倍都有可能。
    样品,那边专家肯定已经细细研究过了,甚至可能已经验证过了,不然也不会找上来。
    民用货把军工货比下去了属於。
    翟达猜测这批特製碳化硅模块不光会用在战斗机上,预警机、雷达舰、地面站...都有可能。
    当然以上都是他们作为技术人员的猜测,
    聂荣诚恳道:“贵司应该是第一次接触我们这种特殊採购,如果是常规材料其实也不会这么严格,但碳化硅模块的指向性太明显了。”
    “有些情况並非不愿意通报,但了解的越多,反而对贵司来说越麻烦,光是保密协议都要一遍遍签署,个人信息也会备案,所以为了不影响各位日后工作生活,我的建议是大家只针对技术指標、生產环节討论。”
    意思是:猜到了也別说,说了我也不承认,对大家都好。
    这是实话,摊开聊,告诉研究院这玩意儿用在哪,能使雷达强化多少,结构怎样...,
    那不要说会议室內的人签署保密协议了。
    生產环节也要被影响,最后甚至可能不了了之。
    其、实翟达並不忌惮与了解內情...他对军工带来的“风险”並不害怕,反而很感兴趣。
    如果把於晓丽年轻时,曾经在毛纺厂做过部队大袄算进去。
    他们家可以叫“三代军工人”了。
    轻工也是工,没毛病。
    只是毕竟刚刚接触,他决定先按照对方的惯例来,摸摸情况再说,
    不问就不问,那就谈谈生意吧翟达微笑道:“这个技术要求没问题,不过不知道订单量多少,涉及到设备调整,如果太少可能会很麻烦。”
    言下之意:可能会很贵。
    聂荣爽快道:“只要合理,钱不是问题。”
    这么大风险还不给高价,谁还愿意支持军工?怕不是把他们当瘟神!
    “既然聂总希望这批订单能够简单些,那我们就简单些,我让生產部门预估一个报价,明天爭取就能签合同。”
    啥都不说,那就剩价格、数量、交付时间了,確实不必在这再开大会..:
    聂荣起身握手道:“翟总爽快。”
    不过翟达话锋一转:“那来都来了,刚好有个別的东西,聂总不如一起看了?”
    也许回去的时候,会想顺手带点土特產?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