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548章 热烈反响,全面开花
第548章 热烈反响,全面开
“这个『中国製造”不一样,它来自未来!”
“汽车工业真的走到了十字路口,而『mki』成为了领航员,如同百年前的福特!”
“有环保组织声称,愿意奖励每个愿意高价购买『地球守护者”的人,可以和各类成员共度良宵!”
“环保活动家號召,当你和新能源车主约会时,应该改变习惯aa,因为他是『地球守护者”。
“传统车企如同路易十六,没头脑又不高兴。”
巴黎车展为期一周,虽然现实空间发生在巴黎,但其影响力向来能够撬动全球。
媒体很快捕捉到了热点,哪些东西能引起更多关注他们门清。
尤其是环保组织的那些奇特活动,更是能让所有人想入非非。
一时间全球媒体,尤其是那些长期营造“环保先锋”人设的媒体、个人,都主动加入了討论,
甚至法国、德国电视台还搞了节目,邀请了一些专家在演播厅里討论。
甚至当著电视机吵了起来。
“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概念车,它很酷,但mki绝对无法量產,那些5000欧元订购的人永远开不上。”
“拜託,承认別人优秀很难么?”
“我没有不承认,但德国才是汽车王国!没有人比德国更懂汽车!”
“你已经被洗脑了,要学会独立思考!要学会反思!”
在逐渐发酵的流量中,还有一家车企蹭到了不少:正在美国艰难渡日的特斯拉,一夜之间挺直了腰板。
这家目前全年营收才2.4亿美元,亏损8000万美元的小企业,突然听闻纯电汽车火了,立刻在各种平台上隔空互动。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许多人觉得两边是竞爭者,其实恰恰相反。
特斯拉疯狂点讚!
新能源才是未来,大家都走在同一条路上,是並肩作战的盟友!
特斯拉的第一辆车型也是目前唯一车型“roadster”,因为高达20万美元的夸张造价和平平市场反应,一直在艰难求生中。
由於立足美国本土,技术什么的都先別说了,这价格都快接近超跑了,入门级法拉利才30万美元,而且即便如此昂贵还亏损严重。
现在迫切的需要有別人打响一枪,好让资本市场对他们有更多的耐心。
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这次中国应该不会再引进外来鲶鱼了,至少支持力度不会那么大。
但“mki”进入汽车领域,却也让特斯拉在资本市场更受青睞,毕竟“特斯拉”是一家上市公司,有太多文章可以做,而机械核心研究院则是非上市中国企业,资本无法分一杯羹。
结果就是...研究院还没发布喜讯,特斯拉却从投资人那边爭取到了一笔救命融资,属於替研究院把香檳开了..
具体前路如何,恐怕还需要时间验证,包括国內的其他车企也感受到了一股大势將起的感觉。
原来国家推行了好几年的新能源汽车战略,真的走得通。
原来...中国企业也可以做出受到全球追捧的汽车。
蔚蓝之眼內,翟达正在和万部通话,
消息都是好的,就是人有点头疼..:
车展才开始了三天,“地球守护者”的大订数量已经超过了1000台..
“是啊...数量有点超预期,有点头疼,目前预计车展结束后,订单可能会在3000台左右。”
定价还是低了...或者说2011年的欧洲还没那么穷。
这数字不上不下的,他其实希望造车在“初期”,能够儘可能维持“低耗运转”。
有个一两百订单,慢慢做得了,我们主打意识形態。
做少少的车子,搞大大的活动多余的精力搞营销不好么?
他想学习后世的贾老板,没车照样吆喝好几年,声音一年比一年大..
结果三天爆单1000订,即便有反悔的...也很麻烦啊。
万罡大佬那边笑呵呵说道:“有什么困难翟总一定及时反馈,我们有针对汽车工业的专项贷款通道,只要產能拉起来,一切问题都能克服!”
翟达:等等...我好像一开始没打算量產呀?
是不是哪里不太对?
掛了电话,翟达嘆了一口气,
虽然...造车早就计划好了,但步调有点比他想像的快...属於是手牌还没戴,敲门声就响起了。
而且外面站了一排人。
“罢了,反正欧洲人应该已经习惯慢节奏了,等著吧...”
建厂成熟之前,一个月能搞出七八辆撑死了。
他倒不怕半手工成本高,毕竟这也是学习工艺,培养造车人才的过程。
林舒遥递上一份报告,是李海莉的公共关係部提交的舆情反馈:
“国內媒体也闻风而动了,各大媒体转载眾多,点击量居高不下,不过我看了一下,职业车评人和专业汽车媒体...好像对此反响平平。”
翟达挑了挑眉:“正常,这些人正在等爸爸呢,看看有没有谁充值让他们说两句。”
这个“爸爸”也可以是研究院,点钱让他们唱唱讚歌,也可以是其他传统车企,让他们跳出来骂两句。
但没必要...多余这点操作,小丑路边蹲著就可以了,主战场根本不在国內,
多余的经费,邀请欧洲的环保少女们来参观开party不香么?
翟达不由想到李海莉转发、新传回来的环保活动效果反馈。
包含大量照片,mp4、avi、wmv...
这里不得不说一句,李海莉並没有指示这些人搞得这么奔放,但快乐教育总是能让人朝著“放飞自我”的方向狂奔。
以至於翟达都没敢看完那些资料。
他害怕网警顺著网线给他打电话来著..:
事实证明,无论中外,那些叫的最大声的..:
既没有进步,也没有觉醒,只是比较好骗罢了。
“慢慢来吧,静待发展即可,另外远赴法国的员工们也辛苦了,以公司名义发一笔奖金。”
远赴重洋,异国他乡,可是真不容易,有两个工程师甚至隨船海运,飘了20天。
这两人得翻倍发。
而巴黎车展结束后,部分人也不会就此返回,车子好不容易运过去了,在欧洲还有几个零散活动,总周期可能超过两个月,不可谓不辛苦。
团队落地就被偷了两个手机,再加上离开【枪决老榆】buff的那种不得劲儿,属於是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
林舒遥道:“要不要安排一个远程视频会议?您给他们打打气?
1
翟达嘬了一口“薄雪茶语”,摆摆手道:“开会是用来说正事儿的,这种『打气会”不是纯粹討人嫌?工资卡里的『叮』就是最好的鼓励,邮件通知一下大家就行了。”
他曾经也上过班,最烦这种应得的部分老板非得叭叭一通,无非是想让员工“感恩戴德”。
林舒遥看著翟达的样子,直勾勾的。
翟达被看的有点膈应:“你...看什么呢?”
林舒遥“切”了一声:“刚才那番话有点帅,被你这傢伙装到的了。”
翟达:..
有一个完全不怕自己的秘书,也挺逗的。
“扣你工资信不信?”
“不信。”
“啊?”
“你不会自己毁了自己构建的薪酬规则公平性。”
翟达摸了摸鼻子:“我就当你夸我了。”
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研究院与乌托邦集团的薪资架构,已经越发的清晰与公平。
在基础薪资本就不俗的情况下,补贴、奖金累加,足够让踏实肯乾的人衣食无忧。
甚至车房也无忧。
比如最庞大的技术人员体系,即便是那些不够格被单独呈报的、某个领域的小小进步,也都会有实打实的回报。
前段机动车事业部一位工程师,在动力电池潮汐充放电优化领域有了一个小突破,拿下了一小块专利,今年奖金估计会因此增加好几万。
在研究院和乌托邦集团,“有贡献则有所得”是正常的,不应该需要爭抢,也不应该需要祈求。
他不敢说面面俱到从无紕漏,但这个路是要永远实践,永远钻研下去的。
“不过你有句话说错了。”
“哪句?”
“这个体系不是我一个人构建的,是大家一起....而且从乌托邦时期就开始了。”
从乌托邦教,因为彻底散伙和一句口號,大秤分金似的粗疏分配,不求严谨,只求少年狂。
到越达餐饮继续实践,给数百名员工,享受公司发展果实的权利,踏踏实实的改变所有人的生活。
再到研究院成立,愈发庞大和清晰,除了自身员工,还要兼顾社会责任,將发展的果实同样润泽给这片土地。
未来,也许还会继续变革也不一定。
也许,这也是一门“科技”,一门关於“人”的科技,既:如何团结更多人,去前进,去奋斗,且凝聚不散。
翟达突然想到了【论系统工程】这件蓝色装备的备註。
“人群即系统”么..
老师还是太超前了...
“不閒聊了,我要去干活了。”
林舒遥好奇道:“去哪里?”
翟达伸了个懒腰:“去哪里?去打螺丝!巴黎车展,东京车展,北美车展都要参加,还有许多乱七八糟的活动...我去车辆实验室看看,至少样车要確保数量足够。”
去跟进一下进度,指导一下方向,毕竟他除了是老板,也是许多技术的带头人。
以后一睁眼就欠別人几千辆汽车..:
烦死了,比欠钱还麻烦!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