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561章 国外挣钱国內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61章 国外挣钱国內!
    五四青年节后,一直繚绕在东阳上空的阴霾,终於被这个代表青年气节的节日撕碎了。
    四月初起,先后经歷大量工程工带来的喜悦、骤然听闻研究院被美国盯上时的恐惧、近一个月发酵的不安,直至此时,迎来了胜利的消息。
    可以说今年的初春,东阳许多人的心情和坐过山车一般。
    但不论几轮寒潮,春天总会来临..:
    就好似无论多少挑战,万眾一心终会贏,
    虽然因为衝突实际参与者,都没有把实际利益交换摆在明面上,使得部分公知、精美、远程养殖成果,还在努力洗地。
    什么“这恰恰证明美国制度的优越性”一类的言论,依旧在往外冒。
    但...网络上的爭吵,隨他去吧...过好自己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
    这一个月时间里,东阳周边都完成了冬麦收割,得益於最先享受到了“无人机农业”的便利,
    种植户普遍收益增加近三成,扎扎实实地得了个“丰收”。
    而研究院各版块的业务,尤其是那些工厂可没有停转,相反,因为大家都憋著一股劲共克时艰,反倒是效率超出以往。
    无人机工厂提前开始投產,衬底生成完成了全部装机调试,汽车生產基地完工60%,就连“未来机械城·艺术馆”,也完成了內部装潢。
    唯一稍受影响的,就是“电机厂”了,许学军病休后,原本应该是翟达顶上,后来突发事件实在难以兼顾.::
    蔚蓝之眼,翟达已经搬离了那间“作战部”般的会议室,就像他说的,终究要回办公室的。
    当然,他也说过:距离“完全胜利”,还需努力。
    这场產业战爭...还要继续打,打到“开门,自由贸易”为止。
    胜利后,他的工作並没有骤然减少,反而增加了许多。
    从数十条专利免费授权的协议签署,到“mkis”开源软体组织协议,再到鸿图新版本更新,“二维码”技术的推广应用。
    胜利带来了丰厚的战利品和业务上的开疆拓土,自然也带来了工作量。
    “磅”的一声,厚厚的文件夹放在了翟达面前,林舒遥道:“这是新的需要您过目的內容。”
    翟达挑了挑眉,看向了右手边另一坨文件.:,
    我上一波都还没弄完..:
    林舒遥似乎也看出了翟达的无语,宽慰道:“並非都是今天截止,紧急的我已经帮您放在了最上方,毕竟这一个月来,许多日常工作都在让路,现在则都要捡起来。”
    翟达嘆了口气:“行吧,我会儘快看完的。”
    平静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和煦的春光透过落地玻璃,自然庭院內的老榆树叶重新变得翠绿。
    而与之对应的,翟达从早上来时的神采奕奕,肉眼可见的疲惫巴了起来。
    以至於他默默从普通签字笔,改为了螺旋状的【文理相宜】,捏著它能恢復精神力。
    从上午九点,一直到下午四点,他总算將比较紧急的工作都处理完了,有了一点閒暇时光。
    於是双脚一翘,隔空一招手。
    六个核桃从冷柜中飞出,落入了它的野生代言人手中。
    而后翟达从抽屉里,拿出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新成员的资料。
    事物的发展相互影响,又相互独立,这段时间以来,全球寄来的投稿可没有停止。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被美国商务部针对的时候,投稿数量减少了许多,显然许多人不再看好研究院和“”组织的未来。
    但后面,隨著翟达超模输出,又渐渐恢復了正常。
    相信“五四青年节”后,投稿还会出现一轮爆发式的增长,毕竟这趟下来,研究院的知名度和威望爆发式增长。
    胜利就像一捧甘露,会润泽到一些完全想不到的领域。
    翟达听闻,至今仍在欧洲各国展示“地球守护者”的团队,现在合作方与他们说话,都客气了许多。
    哦对了...他欠的汽车,已经接近一万辆了..
    胜利这捧甘露....有时也会留到一些不喜欢的地方。
    容易长湿疹..:
    到今日为止,研究院+乌托邦集团体系內,已经有62位“n”成员任职,包括20多位老成员,
    当然隨著规模扩大,早已经不是最初全都聚焦科研的模式了,还有作曲家、导演、厨师、国术天才等.
    同时“”的全球成员数量,已经超过300人。
    此时翟达手上拿著的,则是新老全体成员中,和生物、医疗相关的名单。
    总计7人。
    翟达一边看,一边心里嘆了口气。
    四月初,准確的说是许学军病后,他计划组建“生物医疗研究所”。
    他从大別山带回的那些变异植株,和拖了好几年的“老榆根须汁液”,也到了该研究的时候。
    尤其是前者,时间久了,性状都退化了也不一定。
    这將是研究院內,第二个以“所”为单位的组织,第一个是卢薇带领的“数学研究所”。
    实际上它已经成立了,只是在诸多大事发生的四月,並不显眼,內部都有许多人不知道。
    而老许他...状况不是很好。
    大概是確诊后,再也不能自己骗自己了,许学军的病情恶化很快。
    有时候生病就是这样,不知道或者不相信自己病了的时候,看上去一切正常。
    一旦確诊了,就好似大脑接收到什么讯號似的,急速恶化。
    目前脚步已经彻底颤颤巍巍,双手抖动严重,记忆和认知混淆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再加上女儿许芸临產,生活可以说一团糟,即便翟达帮忙找了个护工也没有改善太多。
    这种发展速度,有点印证了之前医生说的“发现即晚期”,翟达心里也觉得压抑,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但...该做的事情还要做。
    即便来不及,也要做最后的努力。
    只是“生物医疗研究所”的组建,並不太顺利。
    考虑到毕竟是研究一些新奇东西,普通研究员虽然同样不可或缺,但终究是需要一些天才来做带头人的。
    否则说句不好听的,以常规医疗科研界的速度,和研究院本就从零开始的基础,等研究出啥了老许说不定都参加高考了..:
    只是这样的带头人,並不好选。
    300位π成员中,生物医疗相关的只有7人,而且还有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毕竞生物医疗领域內部细分无数,比如一位来自湘雅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
    你至少得有家医院才能谈得上拋出橄欖枝吧?人家搞临床的,来研究院干嘛?
    研究六个核桃补脑子么?
    所以成立已经一个月,“生物医疗研究所”依旧构建不起足够的力量..,
    以至於翟达开始思考,要不要將“建医院”这件事,同步启动算了。
    东阳的医疗条件还是太贫瘠了,连个核磁共振都没有,研究院都是高技术人才,做个体检还得跑到外面去,太不体面了。
    他已经查过了,规则上是非常鼓励企业端建立医疗单位的,甚至如果是“非营利医院”,可以获得和公立医院视作相同。
    “非营利”並非指不收钱,而是医院必须遵循国家价格体系指导,並且即便有盈利结余,股东也不能分红,只能用作医院自身再投入上。
    在此前提下,只要水平足够、符合標准,甚至可以接通医保、享受財政补贴、在医生职称体系上也理论上相同。
    甚至,可以搞出一个“三甲”医院来,国內民营三甲也是有的。
    他目前打听下来,综合性医院的投资,大概在5亿以上..:
    上多少?上不封顶。
    这笔钱研究院完全出得起,洒洒水罢了。
    毕竟挣了这么多外国钱,我投资在国內搞基础建设有什么问题?
    这就叫做“国外挣钱国內”!
    这也是规划里,本就应该提供给员工们的福利一部分。
    他已经让沈睿老师所在的政府关係部,去打探一下路子了,最好能够和已有的公立大医院合作,拉一个基础队伍出来,获得一个基本的运营保障。
    思绪渐渐飘远,良久后直到接近下班时间,翟达才將那些资料塞回了抽屉。
    七人中有五人都是临床方向,说实话五个天才临床医生是很香的,类比一下,基本都有成为业界大拿机会...写进教科书里的那种。
    可惜没有医院给人家装进去。
    正想著呢,翟达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屏幕上显示联繫人是“许芸”。
    翟达眉头,立刻接通了起来,自老许病了之后,每次许芸打电话,都不是什么好事儿。
    果然,张口就是一个非常无语的消息。
    许学军走丟了...
    >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