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581章 產业之爭,向来残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81章 產业之爭,向来残酷
    翟达刚回东阳,就进行了一场重要会议。
    会议当天,虽然没有给“进军硅基半导体”直接下达启动指令,但经过多方研討,显然其“正式开始”的概率越来越大。
    总投资百亿美金,换一张入场券,值得么?
    其实原有比这个价格低的方法。
    比如:只做单一类目,比如就只搞设计,不搞生產。
    比如:不追求独立自主,只趁著设备还能买到,搞搞代工。
    这都算是合適的选择,但算不上“最好”的选择。
    对於研究院来说,这种敲边鼓的行为还不如不做...平白分散精力。
    他们不缺赚钱的“小路子”,追寻的是“產业高地”。
    只有能够彻底站稳脚跟,在硅基领域不可撼动的路线,才有投资的价值,否则不管是一亿还是一百亿,翟达都不捨得。
    这可都是到国外的钱.::
    当然...这些钱大部分也都是国外挣的就是了...
    不过翟达相信,这些投资终究能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岗位、技术..:
    若能將这个產业在国內生根,带来的影响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以研究院现在的体量,和当下的位格,一举一动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商业行为,它干得不好,中国產业升级都会受阻,它干得太好了,日韩美欧都会受到影响。
    当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哪怕只是正常前进,每一步都带著“震动”。
    尤其是对日、韩两国,硅基半导体绝对是命根子之一..,日本翟达无所谓,干就完了,韩国他也没太多好感...不过他和李在熔个人倒是算得上朋友。
    嗯.:.三星其实主要是存储..
    罢了,產业之爭,向来残酷。
    再说了...也算不上什么正儿八经的朋友。
    研究院相关部门开始进一步的研判,鸿图0s、机核半导体、数学研究所..:
    包括翟达本人,也开始利用【论系统工程】、【文理相宜】带来的跨学科视角,一步步、一条条分析和规划著名这个计划。
    这是研究院成立以来,最大数额的一次投资,堪称重大战略决策。
    失败不算伤筋动骨是真的。
    但慎重也是应该的。
    別一不小心,成全球头號大撒幣了。
    之后的几日里,翟达除了处理日常事务,全身心都投入在战略布局中,直到6月18
    號,才再次召开小规模会议。
    开搞!
    由自已带头,伙同...啊不是,是联合鸿图0s、机核半导体、公共关係部、法务部、
    专利部多个部门的成员,成立专项小组。
    代號“穿插计划”。
    开始逐步抄硅基半导体的技术老巢,或者..:
    抄向来是西方自留地的“半导体產业”老巢。
    保守估计,需要一年以上时间才能收网,在此之前,所有相关事项都是“关门会议”,避免提前引起警觉。
    股权收购、专利买断等行为,都通过不同的海外公司比如荷兰、义大利、新加坡公司做跳板,最后功成时,再归拢至研究院旗下。
    当“穿插计划”开始执行时,研究院庞大的人力物力仅仅调动一小部分,就足够顺利开展了,这就是兵强马壮的好处。
    预计布局和与各方接洽,就需要一个月以上,初步有成果甚至要一个季度了。
    不过,翟达依旧有只能自己做的事情。
    办公室內,翟达在办公桌上铺了一层橡胶垫,专门用於改造装备的【復古工作檯】摊开,而那台瑞金得来的【白马电台】,则放在中央,准备对其进行修復。
    其特殊效果:
    “特殊效果→守护电波:范围內己方通讯行为,被泄密、被截获、被破译的概率减少70%,主动背叛或窃密不受影响。(范围大小取决於它的有效工作范围,只是目前已经坏了)”
    具体作用机制不明,什么叫“我方”?怎么算的“概率”?都不清楚。
    但翟达觉得“穿插计划”上马的同步,把这玩意儿搞出来也许会有用。
    思路上,还是不打算“爆改”,要儘量保留这件革命文物的基本外形,但內在倒是该换新了。
    他订购了一些標准化零件,也自己手工做了一批,但无论哪一类,都是按照当前技术水准来的,粗略算一下,比起【白马电台】原本的水平,大概领先了100年。
    目前按照功率標数反推,修好后大概有效范围大概1000km。
    嗯,因为是短波电台,天气影响还是很大的,实际可能要打个七折。
    但也绝对够用了,毕竟,东阳到京北的直线距离,也才690公里..:(开车距离两码事d
    这么说吧,按照七折后的700公里算,將会是一个北至京北,西至豫省全境、南至浙省/福省边界,东摸到一点韩国小尖尖的巨大范围。
    几乎包揽了京津冀、长三角、鲁豫皖等地,除了珠三角没够到,中国东部地区精华全在范围內。
    不过此时,他还没意识到.:.这玩意儿会造成一点麻烦.::
    或者说,没想到区区绿色装备,会这么牛逼..:
    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不改成更稳定、更强大、范围更远的“长波电台”呢?
    因为长波电台...压根不是设备级別,是“基地级別”的,百米高的塔台,至少七八个扎堆在一起,这玩意儿和雷达站类似。
    一个保险柜那么大的【白马电台】,在【復古工作檯】帮助下,改造成冰箱大小就撑死了,无法变成基地...
    他速度很快,这种基础电气、机械领域,对堪称工程学大师的他来说,和玩具差不多,手拿把掐的。
    心中有规划的情况下,不过一个小时,就帮【白马电台】完成了维修+翻新。
    不过此时系统依旧没提示“维修”任务完成,翟达也不著急,將电台整个从【復古工作檯】范围內搬了出来。
    然后依然没出现系统提示...翟达尝试通电开启..:.报错的红灯直接亮了。
    “我擦!没修好?!”
    这我不红鼻子掉了么!刚才还说手拿把掐!
    翟达微微皱眉,右手一个响指,【洞悉权杖】出现在掌心。
    片刻后翻了个白眼...
    订购的“发信器”里的调製器不工作。
    坑爹供货商。
    电台配件挺冷门的,他也是网上的买的,虽说有【洞悉权杖】应该一早就发现这个问题,但实际上.:.边干边用装备,很不方便。
    翟达摇摇头,只能將电台放到一边,重新订购一个吧,这玩意技术不复杂,但手搓还是很麻烦的,回头让林舒遥帮忙换个地方买吧。
    正想著,林舒遥就敲开了办公室的门,翟达正要交代这件事,看到对方手里拿著一本《出发!乌托邦》。
    翟达好奇道:“样书?”
    林舒遥笑嘻嘻道:“不是哦,是我午休的时候专门去城区买的,支持一下销量,买了三本!”
    毕竟,这里面也是她的故事。
    翟达这才想起来,今天是“发售”的日子,包括《铸剑》。
    倒不用他这个作家再做什么了,除了一条定时发送的微博外,其他该做的都在之前的旅程中搞定了,网络上早就热度很高了。
    陆思文的情况应该差不多。
    翟达忍不住道:“那你..就没顺手买几本《铸剑》?”
    林舒遥似乎早有准备:“《铸剑》也买了两本,在办公室放著,这本《出发!乌托邦!》是打算给你放在办公室的,当个摆件,纯新的哦~,要不要?”
    翟达满意的点点头。
    算你还有点职场智慧,撤回一个扣工资。
    “插书架里吧,可以放在显眼的位置。”
    林舒遥在书架前挑选合適的位置,这里除了翟达本人的作品外,其实全都是些专业书。
    至於一般老板喜欢用来装逼的《道德经》、《牛津大辞典》、《孙子兵法》,一本没有。
    林舒遥一边脚去够高处,一边道:“陆大作家什么时候回东阳?我们乌托邦的总要请她吃顿饭的,这本书写的真的很好。”
    翟达这才想起来,这几天忙忘了.:
    拿起手机,给陆思文发了个消息:“钱阿姨情况怎么样?”
    可惜,直接没有了回音。
    直到下午的时候,在食堂打了电话过去,说关机,翟达只能再度换到了陆泽涛老帅哥那边。
    “陆叔叔,钱阿姨那边情况怎么样?我打小鹿电话她关机。”
    电话那边,陆泽涛的声音有一种掩盖不住的疲惫:“小鹿啊...她应该在去美国的飞机上。”
    翟达皱眉道:“美国?难道.::她要考研?”
    今年本科毕业,倒也不排除这个可能...
    电话那边,陆泽涛摇摇头:“不是的...雅蓉她查出了颅內胶质瘤..:”
    听完陆泽涛娓娓道来,翟达才弄明白原委。
    “目前我们的计划是国內手术,国外养疗康復,防止復发...手术十天后就做,什么时候出国要看雅蓉恢復情况,思文是自告奋勇,先去那边探路,手术前还会回来。”
    “她是一个人去的么?”
    “不...和我们公司几个有留学经歷的员工一起去的。”
    遇到这种大事,不用陆泽涛开口,翟达自己就在思考有没有能帮一把的。
    不要说和陆思文的同学情谊,就是光看陆泽涛的面子,也想帮帮忙。
    甚至换成“乌托邦”里任何一个人的父母,都是如此。
    强大自身的原因之一,就是要能在身边人需要的时候,搭一把手,求个念头通达。
    国內部分,协和检查、天坛手术,已经是最顶级的安排了,陆泽涛也绝不会在这个方面含糊,该想的办法肯定都想过了。
    反倒是国外部分,陆家的財力远没到能趟平所有路子的程度,最主要是人生地不熟,不是光带著钱去就能搞定的。
    研究院自己在美国也有许多业务和合作方,但要说最熟门熟路、能触及最多领域的.,半小时后,翟达拨出了一个电话。
    声音高了一个八度,笑道:
    “在熔兄~我的亲故啊!”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