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装备系男神 - 第585章 打破纪录
第585章 打破纪录
“白马铁幕”落下的第三天,翟达依然一无所觉。
6月20日,唐小葵开始进入考试周,小丫头在哥姐混合双打的模式下,成绩一直优异,实验小学不排年级成绩,但班级第一一直是她。
作为暑假前最后一道关卡,距离神兽出笼也不远了。
翟达將实力强劲、却依然紧张的唐小葵送去了学校,下车前叮嘱道:“铅笔都带了么?2b?”
唐小葵先是点了点头,而后觉得哪里不太对劲..,“稳定发挥就行,其他的別多想,等著你拿第一名奖状回家,我给你买小蛋糕。”
唐小葵这才恢復了动力,小脸重新变得明媚,点了点头。
而后,翟达在一眾小学生的欢呼中,开著“牛逼”离开,只留下电机的科幻声响。
无数小学生张望著,甚至还有兴奋怪叫的。
鬼知道叫些什么,问就是车子牛逼。
今日抵达蔚蓝之眼,比往常稍晚一些,桌子上已经放好了一杯咖啡,和一些需要他过目的文件。
翟达照例吹响了小號,而后才拿起一份看了看。
第一份是“机核无人”和总装成立的联合实验基地正式掛牌,用於验证无人机武器化用途,和一些研发工作。
这个实验基地...在靠近连市的某县,95%的面积都是空地,主打一个隨便折腾,所以速度很快。
另外商品级无人机销量创新高,日销突破2000台,日销售额1500万..:
额...也就那样吧。
翟达预计,国內无人机市场,很长时间內年销量很难超过百万,作为大部分型號不足万把块钱的消费品,其实完全不够看。
类比客单价略低,但同处大额电子消费品的“手机”,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那是以亿为单位,而且还只是国內市场。
这是“刚需”和“玩具”的差別所以他很早就和齐林交代过,不要沉迷於消费品带来的“名声”,要从生產力角度出发,无人机技术才有未来。
他更关注的是在农用、军用、工业用途的无人设备,回头还得去看看。
第二份文件是“机械核心研究院·附属医院”的开发进度,第三份是机场选址..
第四份的时候...翟达微微一愣。
居然是《铸剑》的口碑反馈?
他可没让公司处理这个事情,以前都是凤凰传媒那边沟通的,估计是李海莉自己做主整理的吧。
他已经接到了凤凰传媒关於销量的匯报:一如既往的好。
单看知名畅销作家的身份,他早已经用一部部作品確定了自己的地位,同时自身企业家的身份,也让知名度远远超出“实体书消费者”的范畴。
发售首日销量9万册,周销量刚刚出炉,51万册,市场同期第二。
是的...翟达猜测的没错,果然被《出发!乌托邦》压一头。
那部作品放在高考结束、暑假开始的时候,实在有点太超模了,据说高三毕业生中几乎是人传人的方式在扩散,仅仅这个群体就数百万,足够买爆一本书。
翟达本人的名声和传唱度,同样对这本书有巨大加成,而且《铸剑》只是翟达写的,《出发!乌托邦!》里却有翟达的故事。
研究院长期积累起来的声望,也因为《铸剑》题材比较严肃,在两本书中更多的落在了陆思文的作品上。
青春、励志、合乎时宜、还能窥得传奇人物的学生时代...实在太能打。
陆思文的二作,以首日销量15万,周销量77万的成绩,创下了新纪录:国內实体书小说最强。
没有任何限定词,是有纪录以来最高。
隨著社会发展、商业繁荣,实体书虽然在“娱乐生活”范畴內比例越来越小,但本身的销量却是逐渐增长,后浪推前浪是必然。
但陆思文这个后浪真的有点猛。
这个首日和首周销量,甚至超过了07年的纪录:《哈利:死亡圣杯》。
这个记录已经很多年了,许多人觉得只有等下一部外国作品才能打破,就好似电影界的《泰坦尼克》,只能由《阿凡达》打破一样。
但这次被车翻的很彻底。
可以预见的,这本书还会继续爆发,一个个打破首月、年销量等纪录。
无数的讚誉、追捧接钟而来,陆思文儼然在文学界、市场都有当代女作家之首的趋势然而,这一切都和陆思文的现在无关,她的荣誉和她本人,好似两个世界般,根本没时间在意这些。
按道理,此时正是再加一把力,努力宣发的时候,但这位大作家却仿佛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露过面,只有一些之前的素材在网络上传播,连自己的微博都毫无动静,没出来和支持者互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高光时刻和低谷。
只是当两者同时出现的时候,人生二字的复杂才会体现的淋漓尽致。
远不是“事业有成”四个字就能替代所有的。
翟达想了想,拿起手机给陆思文发了个消息,询问她是否顺利。
对面应该是傍晚?翟达不太確定。
这时,林舒遥敲开了门,看到翟达正在看那份东西,心里有些犹豫:“翟总,这东西您看了么?”
翟达愣了愣:“刚拿起来,思路就跑偏了,怎么了?”
林舒遥嘆了一口气:“哎...怕你看了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
虽然被《出发!乌托邦》比下去了,但销量也很不错啊?他其实之前还担心扑街呢。
但当真的拿起来仔细看的时候,他才明白为何林舒遥会担心她心情不好。
这份李海莉反馈的“口碑”,或者说“舆情”,还真的是有点东西。
网络上,在《铸剑》揭开面纱,確认了是主旋律后...一部分闻著味儿就来了。
当然,骂他的人一直都有,他又不是人民幣人见人爱,但这次比较特殊,因为李海莉嗅到了“有组织”的味道,才匯报上来的。
“呵呵,一个商人有什么资格写这种东西?你是在玷污歷史。”
“爱国贼又病入膏盲了,猪都知道养肥了要杀,你还在这歌颂呢,没脑子。”
“我只看到满篇的虚偽,那么多人被困在戈壁生活困难你是一句不提,自由和人权在哪里?”
“金庸先生都说了:多做几条裤子吧,核弹有个屁用,这是在宣扬战爭意识,什么落后就要挨打,非洲有人打么?新加坡有人打么?”
虽然总数只是一小部分,但噁心人的程度...就好比白粥里的老鼠屎。
翟达微微皱眉,颇为无语...李海莉当然不会光是贴一些“反覆出现的话术”,而是锁定了一些“源头”。
看到翟达果然脸色不好,林舒遥立刻道:“要不要让法务部想想办法?发个律师函?”
翟达將资料扔到桌上,嘆了口气:“其实吧,没必要。”
“为.为什么?”
翟达看向陈列在一边的【无畏集结號】,悠悠道:
“他人的评价,不过是他认知的投影,当你的境界和行为远超对方时,他就只能用自己有限的尺子去丈量你,所以得出荒谬的结论是必然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人人都能发声』的社会里,傻子、坏蛋、骗子也是,作为公眾人物,逃不开的。”
林舒遥竖起一根大拇指:“还是大作家有气度!是我小心眼儿了,我还想著发律师函呢。”
翟达摇摇头:“发律师函有个屁用,嚇唬小孩呢!直接起诉!”
林舒遥:??
翟达指著桌面道:“首先,这已经是有组织的抹黑了,话术统一,活跃於各个平台。”
“其次,你没发现么?一本书罢了,三言两语就成功上升到国家,小林同学你记住:
凡是藉由个例事件,三句话就能拐到国家、社会、制度上,没有一个是真正的『有感而发』”,全都是在『刻意为之”。”
“你大街上隨便抓一个对生活不满的人,你让他开了骂,他都没那么快骂到这个层面,这种文字精简、传播力广、快速共情、引经据典的內容,我这个玩笔桿子的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没那么容易写出来。”
“坏蛋找骗子干活,骗子煽动傻瓜,傻瓜互相共振,十有八九就这么回事。”
只能说有些事,白马也不是方能的。
翟达撇撇嘴:“这次算他们倒霉遇到较真的了,安排法务部固定证据,別什么律师函了,证据充分后直接起诉,特別过分的直接向公检机关举报,这已经不是针对《铸剑》这本书了,这是在故意上升,解构歷史正確性。”
谁最不希望老百姓铭记先辈?谁最希望扭曲核武的必要性?
他妈的好难猜啊看来言论环境还是太宽鬆了,他这么高的位格,都有人想借题发挥..
还是说,正因为自己“太显眼”了,才成了一些人必须要解构的对象?
觉得自己一个大人物不会真生气?
那可就想多了,落后不一定挨打,但在不恰当的地方惹毛了翟达,那是真的要挨打。
这是外公的故事,是那趟“绿皮车”无数青年人的故事,翟达容忍度很低。
林舒遥立刻点点头道:“我立刻去安排!”
翟达叮嘱道:“往狠里敲打。”
等林舒遥离开后,翟达才重新开始处理工作,至於《铸剑》的舆论风波。
相信法务部会让那些人给自己一个“胶带”。
这时,翟达的手机轻震,收到了一条“微讯”,是陆思文的回覆。
“正在准备回国,一切顺利!”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