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天武向你分享了磁场转动 - 第523章 三人合成点子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23章 三人合成点子王
    入夜,在王家老宅屋檐下燃起了一拢火来,几个大汉一起坐在一条铺盖上吃着酒啃着肉,天南地北的瞎聊着。
    “原是如此。”
    “王进大哥你了却这一桩心事后要回大理去了呀。”鲁智深看着天上星汉。
    “王进大哥,传授你这一身通天本事大哥又是何等的英雄人物?”鲁智深好奇着。
    “哦,我那大哥呀……”
    “嘿,我与他初识时也是在这汴京旧城之中,与芸芸众生无异。”
    “他牵着一头毛驴做着搬工,忽然有一天开始他雕刻起了石头。”王进娓娓说道。
    “哦?我听说过一桩奇事,多年前有一个神工巧匠在汴京城外雕凿了一尊栩栩如生的观世音菩萨像,在完工的那一天这尊菩萨像竟然活了过来。”史进说道。
    “雕刻菩萨神像的那神工巧匠就是我结拜大哥。”王进回答道,“不过也没有那么神,我当日也在场看着。”
    “完工时,观世音菩萨派她座下守山大神将石像搬走了。”
    “这世上真有神仙之事?”杨志纳闷的说道。
    “举头三尺有神明,要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王进说道。
    “王进大哥,您结拜大哥可也是神明?”鲁智深问道。
    “难说。”
    “我的这身本领,大哥他说我可凭此以武通神。”
    “我想,大哥他应该是成就武神了。”王进说道。
    “那就是成神之法了!”鲁智深说道。
    “所以,我也不敢轻易将大哥传授我的这身本事教与别人。”
    “看看我自己,就凭借这通神的武艺,我一路走来掀起了多少风风雨雨,今夜惊得皇帝也无法安睡。”
    “若是让心思不正的人学去了,整个天下都将动荡不安。”王进眼神深邃。
    “王进大哥,何不北望?”杨志起身说道。
    “我且无大哥的本领,却有心想为祖宗搏一口气。”
    “你有万人不敌之武力,辽国铁骑于你来说也如土鸡瓦狗。”
    “一人灭一国,只看你愿不愿意。”青面兽杨志板青的脸在火光中映得赤红,一番话出口也不负得他三代将门之后。
    “唔……”王进也起身,走到火堆旁。
    跳动的火焰就与他跳动的心脏一般,杨志的话让他甚是动心。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史进也起身慷慨激昂。
    王进看向史进,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对其有些刮目相看。
    “说的好!!”
    鲁智深拊掌起身,四人俱在篝火前心潮澎湃。
    “这大宋天子不智,辽国皇帝不德,西夏大王不悌,众生疾苦,和尚我忽得明白该做些什么了!”
    “普度众生,此为我愿。”鲁智深说着,天上的一颗星星似有发光。
    “三位兄弟切勿上头。”
    “我们只有四人,而治理天下需要千千万万个人。”
    “没了朝堂,就如几百年前十国五代,受苦的还是亿万万的老百姓。”王进保持着理智。
    “我们寻找志向相同之辈就好了!天下不缺同志!”鲁智深说道。
    “当年汉高祖不也只是沛县一亭长,而就一县之才足以造就煌煌大汉。”杨志也说道。
    “好吔!”
    “如此壮哉,我等四人今夜便歃血为盟,为天地万民搏出一个光辉未来!”
    王进将自己拳头高举。
    史进,鲁智深,杨志,也一同将拳头举起。
    四人拳臂相交,对着灿烂星汉许下豪言壮语。
    四人鲜血滴落,同饮一碗血酒。
    ……
    ……
    相州汤阴县,路边在忙着救灾。
    他不会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
    只要人还有一口气在,路边就将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洪水过去,汤阴县惨不忍睹。
    路边盖起临时窝棚让幸存者容身,还有能力劳动的教他们照顾伤病,收捡淤泥中还能使用的物品……
    孔雀对路边的行为十分不解。
    他大可放开力量,顷刻间消弭所有问题。
    路边与孔雀解释,这样做一时之间是看得到好处,但往长久看却是错事。
    大发神威显灵救民,下一次别处遭灾他是不是也要去救?
    每有地方遭遇天灾,百姓们岂不是都会等着神仙来救?
    神仙不救,百姓是不是要怨恨诸神了?
    他脑袋里的想法是:世上从来没有救世主,也不要依靠神仙皇帝。
    路边带着幸存的百姓们拆毁危房,清理家园。
    教他们喝热水,处理死尸,预防瘟疫,
    一连过去七日,才有官员笔吏来到灾区探查洪灾情况。
    “记上,汤阴县孝悌里永和乡虽遭水灾,却无大碍。”
    “有得粥喝,有得热水喝,还有棚可容身,不是无大碍是什么?”
    笔吏默默的记上了,却见路边带着十几个双腿裹泥的村里人向他们走了过来。
    “为何今日才到?!”路边站着人群最前面与戴着官帽的人说道。
    “这发完大水之后,水陆皆不通畅,哪里过得来?”官员推诿道。
    “你是何人?速速报上名来。”
    “我看你领民救灾也有功劳,待我回禀州府,不让你白费一番辛苦。”
    “在下路过。”路边说道。
    “啊?路过的?”
    “嗯。”
    “唉呀,可是个好汉。”
    顶着官帽的仔细打量了一下路边。
    身高九尺且气度不凡,一张脸刀砍斧削正气凛然,也只在书中见过类似人物。
    “好汉……”
    “不,英雄!!”
    “先前多有怠慢,不知这里还有什么难处都可告知于我,立马动身解决。”
    “缺衣少粮少药,至少需要供养半年的粮食。”
    “这一场大水死了百多人,也需要一个妥善的埋身之地。”
    “洪水过处,需要警惕瘟疫。”
    路边带着村民将死掉的禽畜火烧掩埋,但是死掉的人却不能采用同样的做法。
    在大宋百姓朴素的观念中,人死后是不能火葬的,而要土葬,讲究一个入土为安。
    村民们在山阴处弄了一个停尸的灵堂,路边委托孔雀在旁停留,防止死尸尸变。
    洪水来的太突然,很多死者都是在胸中憋了一口气被淹死的,死不瞑目,尸体变成僵尸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都记下了吗?”
    “记下了,记下了。”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