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 - 第761章 760“我们内地官场有句话:不换脑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1章 760“我们内地官场有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
    “ab股?稍等……”
    陈德林拿起办公桌上的座机,拨出一个短号:“monica,麻烦送两份夜宵上来。”
    他转向方青叶,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忙了一天,晚饭还没顾上吃,肚子已经在抗议了。”
    “陈总裁辛苦了。”
    “没办法,”陈德林揉了揉太阳穴,语气里带着真实的倦意,“七百多万人的金融稳定系于一身,每天面对的都是数百亿的资金流动。再加上像方总这样胆大包天的角色,更让人头疼。”
    “呵呵,现在应该不用再头疼了吧?”
    “暂时……”
    方青叶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
    这时女秘书推门进来,端来两碗热气腾腾的云吞面,又默默退出。
    陈德林脱下西装外套,解开领口,率先动筷。“食堂老师傅的手艺,比不上你文华东方的盛宴,但用料扎实,火候也准。我们这些老家伙,就习惯这一口。”
    他尝了一口云吞,又说:“做我们这行,作息没个准点,胃病都成了职业病。方先生,趁着年轻可得好好保养。”
    方青叶道了谢,也拿起筷子尝了尝,味道确实不错。
    吃完云吞面,陈德林切入正题:“方先生刚才提到ab股,是为了饿了么集团吧?不瞒你说,你这个月已经是第三位来找我谈这个议题的内地企业家了。”
    真的?!
    方青叶心思转得飞快,立刻有了猜测。
    “那……让我猜猜看?”他微笑着接过话:“应该是小米科技的雷军先生,和搜狗公司的王小川先生?”
    “呵呵,猜得一点没错。”
    “前两位想必已经向您提交了详尽的研究报告,”方青叶将公文包放在茶几上,从容说道:“包括论证ab股对流动性的正向影响,或是复杂的投票权价值贴现模型,证明创始人控制权与长期超额回报的正相关性……这些专业论述想必已经非常完善,我就不再赘述了。”
    陈德林端起茶杯啜了一口,笑而不语。
    方青叶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薄薄的资料,轻轻推到对方面前。
    “陈总,这是我最近抽空整理的一份名单,记录了近二十年来因股权架构问题,不得不从香港转道纽约上市的企业,很有意思。”
    陈德林接过来细看:
    百度,2005年上市,因双重股权架构选择纽交所,香港错失
    曼联,2012年上市,因同类架构赴美,香港错失全球顶级体育ip
    京东,2014年上市,采用双重股权结构登陆纳斯达克
    阿里巴巴,2014年因合伙人制度与同股同权原则冲突赴美,香港错失当时史上最大ipo
    ……
    足足十二家企业,如今个个如雷贯耳。
    陈德林的眉头渐渐锁紧。
    方青叶注视着他,语气温和话语却带着分量:
    “其中最令人扼腕的,莫过于阿里巴巴。2013年,香港本是阿里上市的首选。我与马云先生有些私交,他当年最核心的诉求,并非单纯融资,而是希望通过合伙人制度,确保这家由他亲手缔造的企业,在上市后也能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长期使命与文化内核。”
    方青叶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回忆与惋惜:
    “去年陆家嘴论坛结束后,我在杭州参加马先生在太极禅院举办的私人聚会。第二天,我俩在附近的小河边钓鱼,聊起这件事。”
    “他怎么说?”陈德林表现出兴趣。
    “他对我感叹,香港是他最心仪的市场,但当时的规则让他感觉像是要求一个父亲放弃自己孩子的冠名权和教育权。他需要的不是控制权本身,而是践行对客户、员工和股东长期承诺的保障。最终,规则无法通融,阿里被迫远走纽约,创下当时史上最大ipo纪录——这本该是属于香港的荣耀。”
    方青叶望向陈德林:“陈总裁,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阿里这一家巨头,更传递出一个信号:它告诉所有怀抱梦想、需要长期投入的创业者,香港或许不是他们的主场。这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都在无声地追问:当一座金融中心选择成为规则的博物馆,它是否会错过成为未来引擎的机遇?”
    房间里陷入短暂的沉默。
    过了许久,陈德林才缓缓开口,目光仍停留在那份名单上。“其实,在雷军和王小川两位来访后,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
    他抬手轻抚桌上那本烫金封皮的《证券及期货条例》,封面字迹已有些磨损。“2002年参与起草时,我们确信构建了最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没想到十多年过去,这部当年引以为傲的条例,在某些情况下反而成了阻碍创新的壁垒。”
    “条例是死的,市场是活的。再完美的规则,也需要执行者用发展的眼光来解读。”方青叶轻声附和。
    陈德林微微颔首,指尖在“阿里巴巴”的名字上轻轻一点:“是啊……有时候最大的阻力,不仅仅是规则条文本身,更在于解读规则的人。”
    “我们内地官场有句话:不换脑筋就换人。”方青叶适时接了一句。
    “呵呵……”陈德林笑了起来,“方先生做事果然干脆利落。”
    夜色渐深,又聊了几句后,方青叶便起身告辞。
    这一晚,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了。
    次日清晨,方青叶在吃早餐时给张晋川打了个电话,告知他昨晚与金管局陈总裁会面,该说的都已说到。
    “你昨晚去见了陈总裁?”电话那头的张晋川有些惊讶。
    “是陈总裁主动约见我,谈些别的事情。”方青叶语焉不详,张晋川也是聪明人,便没有多问。
    上午九点,方青叶在酒店房间准时接受了《南华早报》女记者陈子晴的专访。
    与陈子晴的会面氛围轻松许多。她从专业角度详细询问了饿了么ab股制度的设计,包括股权结构、制衡机制等细节。
    采访尾声,方青叶总结道:“陈小姐曾写过铜锣湾老绸缎庄的报道吧?第三代传人为什么宁可变卖祖产也不愿上市?”
    他轻轻转动甜白釉暗刻幽兰茶杯,“因为资本市场要求他们半年裁出一件龙袍,但真正的刺绣,需要三年时间。”
    陈子晴握着录音笔,望向方青叶:“所以,ab股是给创始人的一件‘防弹衣’?”
    “是给百年老店留下一颗种子。”他站起身,望向窗外繁忙的街道,“纽约用ab股留住了谷歌,我们却可能把下一个腾讯或阿里逼去纳斯达克。试想《南华早报》百年庆典时,头版难道要庆祝香港又错过了一个时代吗?”
    “我明白了。您并非在争取特权,而是在为香港开拓新的可能性。”
    方青叶微微笑了笑。
    采访结束时,陈子晴一边收拾设备,一边忽然问道:“冒昧再问一个问题:明天英国将举行脱欧公投,您对结果有何预测?”
    (本章完)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